News center
【概要描述】碟簧(Disc Spring,又称碟形弹簧、贝勒维尔弹簧)凭借其高承载能力、小变形量、紧凑结构及优异的疲劳寿命,在刹车制动系统中被广泛应用,尤其适用于对空间、可
【概要描述】碟簧(Disc Spring,又称碟形弹簧、贝勒维尔弹簧)凭借其高承载能力、小变形量、紧凑结构及优异的疲劳寿命,在刹车制动系统中被广泛应用,尤其适用于对空间、可
碟簧(Disc Spring,又称碟形弹簧、贝勒维尔弹簧)凭借其高承载能力、小变形量、紧凑结构及优异的疲劳寿命,在刹车制动系统中被广泛应用,尤其适用于对空间、可靠性和压力稳定性要求严苛的场景(如汽车、轨道交通、重型机械、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制动系统)。
刹车制动系统的核心是通过摩擦力矩实现减速或停车,而碟簧的核心作用是为制动执行机构(如制动钳、制动蹄)提供稳定且可控的预紧力 / 压力,确保制动间隙补偿、压力保持或紧急制动时的动力传递。其基本工作逻辑如下:
制动触发阶段: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(或系统接收制动信号)时,制动主缸产生液压 / 气压,推动制动推杆或活塞,压缩碟簧;
压力传递阶段:碟簧在压缩过程中储存弹性势能,同时将压力均匀传递至制动摩擦片(或制动蹄),使其与制动盘(或制动鼓)紧密贴合,产生摩擦力;
制动释放阶段:制动信号解除后,液压 / 气压消失,碟簧依靠自身弹性恢复力推动活塞 / 推杆复位,带动摩擦片与制动盘分离,消除制动拖滞;
间隙补偿功能:当摩擦片因磨损导致制动间隙增大时,碟簧的弹性变形可自动 “补偿” 间隙,确保每次制动时的压力传递效率一致,避免制动失效。
为确保碟簧在制动系统中可靠工作,需重点关注以下设计参数:
载荷与变形匹配:根据制动所需的最大压力(由制动扭矩、摩擦系数、制动盘半径计算),确定碟簧的额定载荷和工作变形量,确保在制动行程内,碟簧的压力处于 “线性稳定区间”(避免进入非线性区导致压力骤变);
尺寸与安装方式:
尺寸:需匹配制动单元的轴向空间(碟簧厚度)和径向空间(碟簧外径),避免与活塞、壳体干涉;
安装方式:单个碟簧承载不足时,可采用 “叠合”(同向叠放,增加变形量)或 “对合”(反向叠放,增加承载能力),制动系统中多为 “对合” 安装(需保证多组碟簧受力均匀);
材料与表面处理:
材料:优先选择60Si2MnA、50CrVA等弹簧钢(耐疲劳、高强度),或高温场景(如制动盘附近)选用Inconel 合金(耐温 600℃以上);
表面处理:必须进行磷化、镀锌、达克罗(Dacromet) 等防锈处理(制动系统易接触水、油污,避免碟簧锈蚀导致载荷衰减);
疲劳寿命验证:制动系统需频繁工作(如乘用车制动次数可达百万次以上),设计时需通过有限元分析(FEA)和台架试验,验证碟簧在额定载荷下的疲劳寿命(通常要求≥100 万次循环无断裂)。
应用注意事项(避免失效风险)
避免过载使用:碟簧的工作载荷不得超过其极限载荷(通常为额定载荷的 1.5 倍),否则会导致碟簧永久变形(失去弹性),引发制动压力不足;
控制工作温度:制动过程中摩擦片会产生高温(可达 300-800℃),需确保碟簧与制动盘 / 摩擦片之间有隔热结构(如隔热垫片、金属隔套),避免碟簧因高温退火(硬度下降、载荷衰减);
定期维护检查:
检查碟簧是否有裂纹、锈蚀(尤其是边缘和接触面);
测量碟簧的自由高度(若高度降低超过 5%,说明已产生永久变形,需更换);
清洁碟簧接触面(避免油污、杂质导致受力不均,引发偏磨)。
碟簧凭借 “小体积、大承载、高可靠” 的特性,已成为刹车制动系统中 “压力控制与安全保障” 的核心部件,尤其在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轨道交通、重型机械领域,碟簧的 “失效保护” 功能(如气压失效时的紧急制动)更是不可替代。在设计和应用中,需严格匹配载荷、控制温度、做好维护,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,确保制动系统的稳定与安全。